今天是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正能量 > 内容页

聚焦“中国式现代化泰兴新实践”建言献策

时间:2023年01月04日来源:泰兴市融媒体中心作者:admin点击:

1月2日下午和1月3日上午,出席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分组审议政府各项报告。代表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产业转型提质示范区、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区、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区、民生品质提升样板区、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、共建共治共享试验区等话题谈感想、议发展,踊跃发言,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兴新实践献计献策。

提神振气,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

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实事求是,全面客观。过去的一年,泰兴落实“工业纾困14条”“服务业纾困23条”措施,预计全年实现GDP1360亿元,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6个,新建高标准农田7.8万亩,粮食总产量实现五年连增,新增服务业规上企业45家,实施30个老旧小区改造……一串串数字和事实,勾勒出极不平凡的历程。经过全市上下努力,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,产城融合、“三生”协同的标杆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。

审议中,人大代表们表示,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。市人大代表刘云表示:“整个报告精炼实在,思路清晰,逻辑严密,用大量数据支撑,成绩可圈可点,有目共睹。我们将提增信心和热情,做好各项工作,更好地服务好基层群众。”市人大代表蒋宏明认为,政府工作报告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“冲锋号”,作为人大代表,他将立足本职工作,迎难而上,为加快推进文化惠民、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。

稳中求进,全力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

新的一年,我市将聚力打造产业转型提质示范区,聚力打造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区,聚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区,聚力打造民生品质提升样板区,聚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,聚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试验区,努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兴新实践。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全市上下推动高质量发展、统筹各方面工作的目标总纲和行动指南。大家一致认为,政府工作报告让他们既了解到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,更感受到了砥砺前行的士气和决心,看到了高质量发展、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。

徐红兵是一名来自农业农村的人大代表,他说,“疫情要防控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,报告中提出的“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”,非常契合当前形势,更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泰兴新实践开局良好、起步有力的总基调。徐红兵建议政府将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,在保证群众身体健康的基础上,为群众创造更多在家门口的就业机会,确保农村实现“三富”目标。

市人大代表李东表示,虹桥工业园区将结合工作实际,抢抓常泰大桥建设机遇,抓好重大项目的攻坚突破,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。全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,引导企业走“专精特新”之路,加快“智能化改造、数字化转型”,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。全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,培育新业态,统筹港口联动开发,将港口打造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引擎。

勠力同心,在应对挑战中继续前进

近年来,我市有效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,不断探索开创“泰兴路径”,在“强富美高”新泰兴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。亮眼的成绩、切实的改变、美好的蓝图,令人倍感振奋,信心满怀。一路砥砺奋进,政府工作报告增强了大家战胜艰难险阻、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信心和底气。市人大代表顾玉良说:“我将把报告精神落到实处,为老百姓谋利益,不怕苦、不怕累,把生态河道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,加快木行村由美丽乡村向和美乡村转变。”

市人大代表陈冠明表示,将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,不断改善人居环境,让老旧小区焕发新颜,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。市人大代表钱培珊表示,将持续推进家访工作的落地生根,让家校共育出实效,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,增强“以教学质量说话”的教育底气。